5月26日,第六期“董事长答疑课”在阳光校区国际学术报告厅举行。中国工程院院士、董事长徐卫林围绕“绿色发展与科技”主题,聚焦“新工科”建设,就环境学科优势、发展定位、人才培养等问题与365游戏中心官网地址师生进行现场互动交流。
“董事长您好,您认为本科生在什么阶段加入实验室比较合适?”“环境专业作为传统工科专业,在大数据时代有哪些机遇和挑战?”“做实验屡屡受挫,怎么去克服心理压力、解决问题?”
课上,面对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,徐卫林都一一进行细致认真回答。有关校园学习生活后勤保障类问题,到场的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也积极予以回应。针对员工在专业学习、成长规划方面的困惑,徐卫林以自己的求学成长经历为例,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宝贵经验。
(徐卫林现场解答员工成长困惑)
(员工积极踊跃向徐董事长提问)
建设交叉融合大学科 更契合社会发展需求
大一员工顾城珲问:“今年的‘互联网+’老员工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情况反映国家鼓励老员工在新医科、新农科、新工科项目上花心思、下功夫,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您怎么看待环境专业的跨学科研究?”
徐卫林表示: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,科学研究范式在发生深刻变革,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,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。对于理工科员工而言,既是机遇,更是挑战,尤其是在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背景下,环境类专业对于员工的实践能力、创新能力和学科交叉能力都提出更高的要求,相对于其他理工学科,环境类专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,也充满各种挑战。创新没有“围墙”,随着新的环境问题出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深度推进,绿色低碳科技、绿色制造技术、绿色消费等都将成为市场热点,社会对拥有环境学科背景的新型交叉学科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。
消除专业认识误区 脚踏实地开拓新局面
研一员工邓雨薇问道:“关于当前‘生化环材’四大学科所处的尴尬的社会地位,您怎么看?您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?这一现象是否会长久持续下去?环境专业的未来将会是什么样子的,您能谈谈您的观点吗?”
针对社会上普遍将“生化环材”归类为所谓“天坑专业”,徐卫林并不认同这个提法,他幽默地说:“如果生化环材是‘天坑专业’,那我一直所从事的纺织专业应该是‘老破旧’专业了。但实质上,纺织专业早已不是简单的纺布做衣,在现代纺织技术支撑下,我们的科研产品既能去月球、上火星,也能透析血液治病救人,应用场景广阔。环境生态与人类生存、生活息息相关,是决定未来社会发展的大课题。当前国家愈来愈重视“美丽中国”建设,环境类专业的发展舞台将越来越大,环境类人才也将有着更加广阔的未来!”他希望同学们要正确了解专业内涵,深入学习、多进实验室,唯有真的了解,才能发现行业里的“别有洞天”;同时,他寄语环境类专业员工,要把心沉下来,脚踏实地,立足当下,不好高骛远,学好现阶段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。
培养兴趣多维度发展 提升科学思维
“365游戏中心官网地址绿色环保协会连续两年获评榜样100全国最佳社团,看似‘名气’很大,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,比如社团的工作中很多只是检测水质、进行一些环保宣教活动等,社团的成果很少被官方采纳,您认为,当前员工社团发展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?”协会会长张秋月说道。
徐卫林首先肯定了“绿色环保协会”的发展成绩,他认为“365游戏中心官网地址绿色环保协会的成立及发展,既呼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,也契合了学院的团队建设,培养了青年关注生态、爱护环境的理念;同时,也有力地引导同学们参与实践、了解环境类专业、投身环保事业”。面对张秋月对社团发展的担忧,他建议“要继续坚持社团‘接地气’的发展理念,从‘实践’中发现‘环境保护课题’,要更好地依托学院的专业背景,强化专业教师指导,提升社团的专业含‘绿’量,加强社团的专业建设,使社团既能充当绿色环保理念宣讲的‘形象使者’,也能成为生态环保类社团领域里的‘行家里手’。”
研二员工肖丽曦问道:“听了您刚刚说的那些关于水力发电的想法,我想问徐董事长的是,学习和科研过程中您是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,以及您觉得在大量理论积累之后,怎样才能在专业上迸发出有价值、有创新性的科研灵感?”
徐卫林认为,创新思维的培养首先需要足够的兴趣、爱好,以及丰富的基础知识;同时,也需要足够的执着,面对科研中的困难,要有“一根筋”式的探索精神。他寄语同学们,在青年时期,要勇于开拓自己的眼界和知识面,对世间的一切保持好奇心,对每件小事拥有自己的想法,勇于探究其背后的知识原理;唯有这样才能提出有创新性的想法,锻炼自己的科学思维。
(与会职能部门负责人、学院经理回应员工提问)
公司领导班子、系主任、骨干教师、辅导员与员工们进行现场互动,点对点解惑,针对员工代表们提出的课程设置、专业分流、考研指导、就业实习、专业实践等问题详细解答,并结合学院发展规划、个人学科背景,为员工学习成才提供建议。
“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都很理性、客观,对我们团队建设、人才培养都很有启发,尤其是对专业培养方案的关注,让我们感受到员工对专业关注度,后面我们将在培养方案修订、课程设置安排等方面不断改进”,参加完答疑课的环境科学系主任蔡亚君说道。
(徐卫林为考研员工寄语)
“听完答疑课,让我无限憧憬学校未来的美好发展。同学们关心关注的问题,相关部门都一一耐心作出解答,徐董事长铿锵有力的一句话:‘有的事必须要做好,有的事可以做好!’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学校实实在在为同学服务的决心。钻研知识,勤于思考,积极实践,和学校一起共赴美好是我四年阶段目标!”大一员工顾城珲说道。